摘要:機器人賽道,從未像今天這樣熱鬧。
機器人賽道,從未像今天這樣熱鬧。
機器人賽道,從未像今天這樣熱鬧。 近來,短短5天內,工業機器人龍頭埃斯頓、掃地機器人頭部企業石頭科技,以及“大疆教父”李澤湘孵化的臥安機器人,三家重磅玩家集體向港交所發起沖刺。此前,更有云跡科技、仙工智能、樂動機器人等企業扎堆遞表,宇樹科技王興興松口暗示可能赴港上市,智元機器人急招證券主管推進IPO,漢陽、云鯨則開啟Pre-IPO輪瘋狂輸血,投資人退場倒計時啟動,讓“機器人能否復制新能源車造富神話”成為創投圈最熱話題。 在這波密集的IPO攻勢中,臥安機器人尤為引人矚目。這家由哈工大傳奇90后校友李志晨、潘陽創辦的公司,背后站著“大疆教父”李澤湘、高瓴資本、源碼資本等創投圈頂級資源,更有一位擁有普華永道+中金投行背景的CFO胡治東坐鎮操盤。試圖以“AI具身機器人第一股”的身份,在這場科技競速中殺出重圍。 區別于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狂熱,臥安聚焦模塊化家庭場景。從2015年創立到2025年沖擊IPO,臥安機器人用10年時間,從深圳的“小作坊”成長為全球AI具身家庭機器人市場份額11.9%的霸主,產品遠銷歐美及日本。 一 臥安機器人的故事,始于兩個關鍵名字:李志晨與李澤湘。 2015年,年僅24歲的李志晨,與哈工大師兄潘陽在深圳創立臥安。這位傳奇90后技術天才履歷驚人,20歲哈工大畢業,21歲南洋理工碩士,隨后創辦臥安。但創業從來不是單打獨斗。盡管他們在2017年推出了全球首款手指機器人SwitchBot Bot,但產品并未立刻打開市場,早期臥安融資艱難,整整三年未獲任何資本青睞。 轉機出現在2018年,“大疆教父”李澤湘出手了。 李澤湘是誰?香港科大教授出身的他,不僅是大疆無人機的幕后推手,更是科創界的“掃地僧”,開創的“導師+學生”的天使投資模式,以3126實驗室為基地,培育了上百家硬科技企業。他主導的XBOTPARK基金,投資臥安天使輪,并親自擔任非執行董事,成為最早下注的“關鍵先生”。李澤湘不僅是導師,更是重要股東,其通過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等平臺,合計控制臥安12.98%股權。 “南湘北苗”的江湖效應,隨即顯現。李澤湘的背書,如同按下資本連鎖反應的開關,隨后高瓴資本、源碼資本、啟賦資本、達晨財智等機構接力入場,估值從天使輪的1.6億元增長至C輪的40.5億元。 從無人問津到資本追逐,李澤湘以“掃地僧”般的產業洞見,為這對90后師兄弟,撬開了硬科技創業最關鍵的資源杠桿。2021年后資本密集入場,直接推動臥安DTC渠道73.3%的復合狂飆。 今年3月,普華永道審計出身,歷任中投證券、中金投行副總裁,有著13年經驗的“投行老將”胡治東,空降臥安CFO。他的加盟,被視為臥安沖刺IPO的關鍵落子。果不其然,僅僅3個月后,招股書如期遞交 現在來看,臥安的資本故事,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合謀。有技術天才解決產品、產業導師賦能戰略,更有明星資本注入資源,投行老將護航上市。 如今,當市場狂熱追逐人形機器人的未來感時,這家公司卻靠“家庭自動化”默默拿下90個國家市場,2024年營收高達6.1億元,毛利超50%。 二 把智能家居做到日本第一。 令人意外的是,這家公司徹底顛覆了以往中國科技企業“先本土、再出海”的常規路徑。當友商還在依賴經銷商苦戰紅海時,臥安大膽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險卻精準的“日本驗證、全球復制”的反向路線,最終在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度,臥安用機器人撬開了最頑固的市場。 這一切,始于那款看似簡單的SwitchBot Curtain智能窗簾機器人,首次在日本市場試水。當傳統電動窗簾要求用戶拆軌道、布電線、承擔高額替換成本時,這款產品以革命性的“后裝硬件”設計直擊痛點,無需改裝原有結構,僅需將機器人卡入傳統軌道,即刻實現遠程控制,將用戶替換成本壓至近乎為零。以至于在Kickstarter2020年上線后,狂攬67.8萬美元眾籌資金,超目標3394%, 正是這款爆品,成為臥安撬動日本市場的支點。2022年起,連續三年穩坐日本AI具身家庭機器人零售額第一寶座。日本市場向來以嚴苛著稱,有本土巨頭松下、東芝盤踞,消費者對細節極度挑剔,如今卻被一個中國品牌攻破,把智能家居做到日本第一。2024年,日本市場貢獻營收3.52億元,占總營收57.7%。 為何是日本?答案就藏在兩個關鍵詞中,老齡化社會和智能家居滲透率。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28%,智能家居需求從“便利”轉向“剛需”,而SwitchBot的養老護理機器人和指紋門鎖機器人完美契合這一場景。 拿下日本市場后,臥安又用日本口碑背書,再去撬動高溢價市場。這一策略,也讓臥安機器人在歐美市場復制成功。2022-2024年,臥安營收從2.75億飆升至6.1億,復合增速高達49.0%。2024年,日本、歐洲、北美三大成熟市場貢獻超95%營收。 不得不說,這招也是絕,深諳“農村包圍城市”精髓。 支撐這一切的,是90后創始人李志晨的終極邏輯,與其讓人適應機器,不如讓機器融入人,先用日本市場驗證產品,再反哺全球擴張。 這種“以小博大”的全球化路徑,讓臥安機器人用42款產品覆蓋7類家庭場景,從開關窗簾到指紋門鎖,從清潔到安防,用戶一旦入坑很難逃離,構建起SwitchBot App連接的強大生態,注冊用戶超310萬,連接設備超910萬臺。 這家公司,用49%的營收復合增長率和逼近盈利的財務曲線證明,機器人戰爭的勝負,不在實驗室的后空翻炫技,而在全球家庭的剛需場景里。 三 硬幣的另一面,是殘酷現實。 特別是在各路機器人公司扎堆涌向港交所,這份熱鬧背后,折射的是整個AI具身家庭機器人賽道,集體狂奔上市的生存焦慮。 全球AI具身家庭機器人市場,雖預計將從2024年59億元爆發式增長至2029年624億元,但巨頭降維打擊已兵臨城下,特斯拉Optimus、優必選等憑借千億級研發預算加速入場,將創業公司逼入“不進則亡”的技術競賽。更嚴峻的是,行業技術商業化仍處早期,仍需持續“輸血”維持研發強度。 2025年上半年已有云跡科技、博雷頓等5家機器人企業遞表,此刻赴港的每個機器人玩家,都在賭一場與時間的對賭。當臥安2024年6.1億營收、51.7%毛利率的亮眼數據刷屏時,鮮少有人注意到其現金流已繃緊至斷裂邊緣。截至今年4月,公司賬上現金僅余5721.2萬元,而流動負債高達1.57億元,資金缺口,迫使管理層在招股書中坦承“部分募資將用于償還債務”。 這種急迫性,同時還源于多重高壓。首先,持續燒錢的研發競賽,三年研發已投入2.63億元,占收入超20%;其次是亞馬遜平臺64.2%銷售依賴,帶來的渠道風險,以及存貨激增98%至1.64億元導致的周轉效率惡化。 但資本的邏輯,清醒的殘酷。優必選上市首日破發陰影未散,投資人現在只認“能自造血”的公司。這也解釋了臥安為何在盈利前夜搶跑,距離盈虧線僅一步之遙,必須趁數據窗口期落袋為安。 對臥安而言,當多重不確定性疊加,上市已非錦上添花的戰略選項,而是生存必需。若IPO進程受阻,其資產負債率將從56%繼續攀升,技術投入一旦收縮,將可能直接導致被巨頭碾壓出局。
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進入“1”時代,四大行5年定期存款低至1.55%,全市場貨基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
2025年3月20日,AWE 2025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本屆展會以“AI科技、AI生活”...
北京時間2025年3月20日,歡聚集團(NASDAQ:YY,簡稱“歡聚”或“集團”)發布2024年第...
2025年3月21日,這款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智能投顧工具宣布全面開放下載,其“科技平權”理念引發...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