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會有“忽悠型”公司披著創新外衣,心里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曾幾何時,“喝酒吃藥”是國內基金經理的最愛,但這個策略過去幾年越來越不靈。“坤坤”為代表的基金經理跌下神壇,成為投資者口誅筆伐的對象。
過去幾年跌跌不休的白酒板塊,今年再度成為下跌重災區,“年輕人玩盲盒不喝白酒”讓行業很難看到反轉曙光。
受集采等因素影響,醫藥行業過去幾年也同樣慘兮兮,創新藥為首的細分醫藥板塊跌幅巨大,相關公司股價動輒腰斬再腰斬。
但今年以來,創新藥板塊卻畫風突變,完成大逆襲。
暴漲10倍的常山藥業,“忽悠史”悠久
A股中,創業板的常山藥業和舒泰神漲幅最大,成為創新藥總龍頭。
常山藥業,最近兩個多月,從不到16元一口氣暴漲到60元以上,漲幅近300%。
6月18日,在很多創新藥明顯回調的情況下,常山藥業在高位再度暴漲近15%,無疑吸引了大量關注,簡直是“徹底爆了”。
常山藥業是A股著名大妖股,2018年,常山藥業旗下全資子公司獲批生產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劑,這東西的小名叫“偉哥”。
常山藥業當時在公告里忽悠,說國內ED(陽痿)患者人數高達1.4億,如果其中30%接受治療,人數將達到4200萬人。
在市場前景如此廣闊的預期下,常山藥業股價一度連續大漲,公司實控人高樹華為首的高管趁機減持,套現近9000萬元。
后來面對強烈質疑聲浪,常山藥業把鍋甩給了券商,說1.4億國人陽痿是引用東吳證券、東興證券研究數據推測出來的。
常山藥業如此“大忽悠”,最終也受到了處罰。2020年12月,常山藥業收到證券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被認定宣傳偉哥市場前景的公告內容違規,被處以警告并罰款60萬元。
回顧常山藥業這一往事,公司“忽悠-炒高股價-減持套現”的路數令人印象深刻。
這次常山藥業的大漲,核心原因是其子公司研發的GLP-1類藥物艾本那肽注射液在2025年4月提交臨床試驗申請。
這款藥通過抑制飲食的方式治療糖尿病,同樣還適用減肥減重。前幾年全球醫藥巨頭諾和諾德的GLP-1類藥物司美格魯肽銷量爆火,使得公司股價2022年下半年起一路狂飆,從不到45美元大漲到2024年年中的146美元,漲幅遠超200%。
既然常山藥業發布類似藥物進展信息,股價豈能不暴漲?
據說常山藥業的艾本那肽還有技術優勢,號稱采用長效修飾技術,理論上可實現每周注射一次,可以與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對標。
常山藥業過去兩年已經漲了10倍多,即使如此暴漲,目前市值也才500多億。而諾和諾德最近一年股價腰斬了,市值也還有330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大約2.4萬億。
醫藥公司嚴重依賴研發,市值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發實力的體現。幾百億市值公司要真能搞出跟全球頭部藥企效果對標的產品,那的確值得佩服。
常山老板贏麻,舒泰神有了“神藥”?
其實,常山藥業業績很爛。2023年巨虧高達12.4億,2024年又虧了2.49億元。今年一季度稍微緩過點勁來,也僅僅盈利378萬元,公司主業肝素制劑受集采沖擊也沒看出有改善的跡象。
業績巨虧之外,常山藥業內部治理也有嚴重問題。今年初,常山藥業因為虛列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被罰款5萬元。
目前,常山藥業賬上貨幣資金僅剩2.83億,但短期債務卻高達21億,財務風險可見一斑。
常山藥業實控人高樹華還質押著近1.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以上。公司股價的飆升,無疑會極大緩解其質押平倉風險。
5月底,伴隨著常山藥業股價大漲,高樹華解除了不少質押股份。這一波,高樹華贏麻了、賺麻了!
從幾年前的“國產偉哥”到現在的“國產減肥神藥”,常山藥業動不動就跟“最火藥品”沾邊,這讓其股價頻頻暴漲。
隨著股價的暴漲,近期龍虎榜數據已經明顯出現散戶高位追漲現象,追漲的散戶們會全身而退還是高位站崗,歷史已經給過無數次答案。
另一只創新藥龍頭舒泰神,雖然沒有常山藥業這種兩年漲10倍的盛況,但最近一段時間漲幅是比常山藥業高的。
最近兩個多月,舒泰神漲幅最高達到630%,秒殺全部同行!
這波暴漲之前,舒泰神已經大跌三年,跌幅高達80%以上,這背后是公司2020-2024年累計虧損超過10億的稀爛業績。
舒泰神這次的大漲,導火索是公司公布了3款創新藥的進展程度,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血友病新藥注射用STSP-0601,此藥物據稱可以對血友病A和血友病B(兩個血友病類型)的患者進行快速止血。
舒泰神半個月前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江蘇貝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的關于“注射用STSP-0601”境內生產藥品注冊上市許可申請的《受理通知書》,并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這個公告前后幾天,舒泰神出現多個20cm大號漲停,股價急速狂飆。
創新藥利好不斷,警惕“忽悠型”公司
別看創業板有兩大“神藥公司”常山藥業、舒泰神,其實科創板才是創新藥暴漲主力軍。
三生國健、益方生物、華納藥廠、科興制藥、百濟神州、百利天恒、諾誠健華、榮昌生物等科創板藥企今年以來全面暴漲,帶動整個科創板熱度急速升高。
港股的創新藥也不遑多讓,康方生物、信達生物、凱萊英、亞盛醫藥、石藥集團、歐康維視生物、綠葉制藥、三生制藥、四環醫藥等一大堆股票大漲。
一個板塊“雞犬升天”,必然是整個行業出現重大利好。
前幾年,藥品集采基本是無差別覆蓋,包括創新藥企業也要必須靠低價策略才能中標,這讓創新藥企業利潤承受很大壓力,進而估值被壓低。
在集采壓價的預期之下,據統計,創新藥企業研發投入增速從2019年的25%降到2023年的15%。
創新藥是“高投入、高風險”的生意,研發投入降低,相應爆款創新藥誕生數量又會降低,這是一種不好的循環。
如今,集采明確了重點針對競爭充分的老藥,比如過專利期的仿制藥,對創新藥放寬。
這樣一來,創新藥公司的估值從邏輯上極大修復,研發投入大幅增加成為市場強烈預期。
但大行情往往是政策組合拳的產物,單靠一個集采的變化還不足以讓創新藥這幾個月這么火爆。
國家藥監局近期宣布,把符合條件的中藥、化藥、生物制品一類創新藥臨床試驗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
縮短藥品審批時限,會縮短藥品研發周期,降低成本,這又是大利好。
此外,創新藥的出海今年出現爆發式增長,也催生了行業熱度。今年一季度,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額超過369億美元,接近2023全年。
中外藥企擴大合作,又會不斷醞釀新的商機,這也是市場炒作創新藥的一個重要邏輯。
創新藥行業,各種利好似乎一股腦全都來了。但在利好頻發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最近兩天,很多漲幅巨大的創新藥公司出現大幅下跌,一些披著創新藥概念的公司也未必有真正的創新實力。更要警惕,可能會有“忽悠型”公司披著創新外衣,心里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日前,國際權威數據機構 IDC 發布 2024 年 Q4 美國 AR/VR 市場報告,前五名分別為 ...
在2025年“3·15”金融消費者教育宣傳活動期間,平安養老險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要求,...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