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分子又出海了。
中國分子又出海了。
6月13日,阿斯利康宣布,與石藥集團達成合作。雙方將利用石藥集團的AI引擎雙輪驅動的高效藥物發現平臺,開發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選藥物,首付款1.1億美元,合作總額最高達53.3億美元。
BD對于當下的中國醫藥產業已經不是新鮮事,但這筆交易仍有足夠的話題度。這是跨國大藥企阿斯利康,今年在國內的又一次“出手”。
在2月份,阿斯利康成交2025年第一單,宣布收購琺博進中國;到了3月份,阿斯利康宣布25億美元中國投資計劃,其中包括與和鉑醫藥和元思生肽兩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合作協議。
換句話說,僅2025年上半年,阿斯利康已先后和4家中國創新企業達成授權合作。對比以往,似有提速趨勢。自2023年以來,阿斯利康已與14家本土創新藥企達成授權合作,累計總金額超230億美元。
如何評價跨國藥企的中國布局,并沒有統一答案。但,一個事實不容忽視:“中國研發+巨頭賦能”的模式,正在把中國創新藥產業推向更高階段。
/ 01 /深耕中國戰略提速
深耕中國、重倉中國,是阿斯利康在當下釋放的明確信號。
作為最早入華的跨國藥企之一,阿斯利康也是最早開啟“中國研發+巨頭賦能”模式的選手。其與國內藥企的合作,可以追溯至14年前,與和黃醫藥簽署一項全球許可協議,共同開發賽沃替尼并促進其商業化。
上述合作模式至今仍在延續深化。即便在國際局勢波動的近兩年,阿斯利康深耕中國市場的戰略方向從未動搖,反而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從今年以來阿斯利康的一系列戰略布局中,便可清晰窺見這一趨勢。
其中,最明確的信號莫過于,北京全球戰略研發中心的落地。這是繼上海之后,阿斯利康在中國布局的第二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亦為其全球第六大研發樞紐。
六大戰略中心,中國獨占兩席,充分體現了中國在阿斯利康全球研發體系中的地位顯著提升,作為創新策源地的屬性愈發凸顯。
同時,阿斯利康與中國本土創新生態的深度融合加速,在數量和規模層面實現了雙重提升。
正如上文所說,自2023年以來,其累計和14家中國創新企業達成授權合作,總金額超過230億美元。其中,與琺博進中國、和鉑醫藥、元思生肽和石藥集團的4起合作,均在今年發生。僅僅半年時間,在數量層面已經創造了過去一年的成績。
在持續的BD動作中,阿斯利康更是不斷刷新合作總額。3月份,阿斯利康與和鉑醫藥的合作總額約45億美元,顛覆市場認知,也推動了和鉑醫藥資本市場的價值重估。
而其與石藥集團的最新合作,最高總額更是達到53.3億美元,創下阿斯利康2025年中國BD新紀錄。
當50億美元級合作從“行業爆點”演變為“常態布局”,足以說明阿斯利康這樣巨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蛟S,不久的未來,又會有新紀錄誕生。
/ 02 /補強自主研發實力
阿斯利康加注中國,并不讓人感到意外,這是補其自主研發創新實力的最佳戰略之一。
目前,中國創新分子已經得到了全球認可——“又快又好”??熘傅氖俏覀冇泄こ處熂t利,還足夠努力帶來的效率優勢,而好指的是一些國內藥企跳出舒適圈,帶來一些具備奇思妙想的創新分子和技術,潛在競爭力足夠吸引人。
也正因此,中國分子可以助力阿斯利康,進一步加強自身自主研發創新實力,加速惠及中國和全球患者。
此次阿斯利康與石藥集團的合作,目的在于鞏固其在慢性病領域的優勢。邏輯在于,石藥集團的AI引擎雙輪驅動的高效藥物發現平臺,運用AI技術分析靶向蛋白與現有化合物分子的結合模式,并進行針對性優化,篩選出高效且具有優異開發潛力的小分子。結合阿斯利康在該領域的“底蘊”,有望快速發現高質量新型治療分子,加速開發出下一代創新藥物。
今年更早之前,阿斯利康通過與和鉑醫藥、元思生肽的深度合作,同樣屬于精準補強細分領域實力的典型。
在與和鉑醫藥的合作中,阿斯利康深度協同其核心技術平臺——Harbour Mice?,為免疫性疾病、腫瘤等多領域的新一代多特異性抗體療法開發提供強大支撐。因為該平臺憑借獨特技術優勢,能夠生成雙重、雙輕鏈(H2L2)和僅重鏈(HCAb)等多種形式的差異化抗體。例如,基于Harbour Mice升級的HBICE平臺,在TCE雙抗研發上展現出顯著優勢,有效攻克當前行業面臨的耐藥性高、患者依從性差、抗體組裝效率低等技術痛點,極大提升藥物研發的成功率與臨床價值。
元思生肽同樣作為技術驅動型企業,其自主研發的Synova?智能化高通量大環肽藥物研發平臺,大幅縮短藥物研發周期,加速創新藥物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的進程,在罕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謝類疾病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通過與元思生肽的合作,阿斯利康也能鞏固自身在上述領域的優勢。
這進一步證明了,中國作為阿斯利康創新策源地的屬性愈發凸顯。事實上,目前中國已成為阿斯利康全球重要的增長引擎和第二大市場,向全球70多個市場輸送優質創新藥物。如今,隨著阿斯利康在中國的戰略布局持續深化,未來“中國研發、全球共享”的創新趨勢必將愈發強勁。
/ 03 /推動中國醫藥產業邁向新臺階
放眼全球,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主線之一是鏈條里的每一個角色,都在合作中互相學習、自我更新,而最終攜手共進,產生驚人的能量。在中國市場,跨國藥企與國產分子的合作,也會上演類似敘事。
從大的層面來看,阿斯利康深耕中國市場,本身也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中國創新藥生態的正循環。
一方面,其推動的BD,在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活下去。
2023年至今,阿斯利康發力最猛的階段,實際上也是中國創新藥最困難的幾年。資本寒冬,二級市場冰封,賬上“錢糧”告急的biotech不在少數,國產創新藥出海熱潮,也正是在這個節點興起的。某種程度上,BD也是作為國內創新藥企,穿越周期的必要手段。
而阿斯利康與國內藥企達成BD所輸送的巨額資金,某種程度上也起到了類似作用。例如,阿斯利康2023年11月與誠益生物關于口服GLP-1藥物ECC5004的合作,至今已經支付1.85億美元首付款,以及6000萬美元里程碑付款。作為對比,誠益生物B輪融資總額不過1.8億元。顯而易見,此次BD對于誠益生物的資金補充,遠遠超過一級市場融資,甚至大部分biotech通過IPO獲得的資金總額。
另一方面,則是幫助合作伙伴更好地走向世界。
對于創新藥企而言,出海不僅需要資金支持,更需要經驗、資源等一系列“軟實力”支撐。當前,國內大部分企業并不具備,因此盲目出??赡苓m得其反。但創新藥研發唯快不破,因此亟需一種合適的推進方式。而跨國藥企,也正是能夠幫助國內藥企,補齊這方面的短板。
阿斯利康與誠益生物的合作,仍是典型。引進ECC5004權益時,該分子彼時處于國內1期臨床階段。而阿斯利康在獲得ECC5004海外權益后,2024年8月份就快速推動兩項代謝疾病領域的全球2b期臨床試驗,預計2025年底完成。這也使得ECC5004在全球范圍內,處于口服GLP-1的前沿梯隊,保證了競爭力。
同時,阿斯利康幫助中國底層科研的建立與完善。比如,其北京戰略研發中心的建立,該投資還包括了與和鉑醫藥、元思生肽、康泰生物三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合作協議,以及與和鉑醫藥基于該中心開展的研發合作。換句話說,也在更多維度去支持中國創新藥生態環境的升級。
顯而易見,通過深度合作模式,阿斯利康一方面助力中國藥企實現從研發邏輯到商業化路徑的系統性重構,同時促使中國創新分子持續保持全球競爭力,推動中國創新藥生態的螺旋式升級。也正是在這種協同共進的合作體系中,中國創新藥產業正不斷突破邊界,邁向更高的發展維度。
6月25日夜間,隨著首輛滿載生猛海鮮的運輸車緩緩駛出,珠免集團(600185.SH)旗下洪灣中心漁港...
4月9日晚間,嘉元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至23億元,同比增長82...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