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常言道,有臥龍之處必有鳳雛,這話確實不假。
在國內公募基金里面,易方達這家基金公司一直都以極高的資產管理規模穩坐頭把交椅,它聘請的基金經理中張坤以其知名度和管理規模,足以稱得上易方達的“臥龍”。
在“臥龍”名震江湖的背后,“鳳雛”似乎就顯得有些默默無名,以知名度、管理規模論之,基金經理馮波可算得上易方達的“鳳雛”。
這里的“臥龍鳳雛”之論只不過是打個比方,張坤、馮波之流是否夠得上“臥龍鳳雛”恐怕實在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近兩年虧24%,遠超張坤
去年7月的時候銳眼哥就曾聊過易方達的馮波,當時他管理的產品是4只,給他算了一筆賬,2021年-2023年管理的4只產品總共虧損是228億,他所管理的總資產規模還有近200億,大約是190億左右。
不過,時隔一年再來看馮波,管理資產規模已經進一步縮水至124.72億,管理的4只產品總虧損也進一步擴大到了256億,2024年他就虧掉了基民近30億,虧損額約占其2023年底管理總規模205.29億的14%。當然,收取的管理費也增加到了約20億。
但是,滬深300指數2024年全年卻是上漲了14.68%。
從收益率看,2024年馮波的操作簡直就是直接對滬深300指數進行完全的對沖,滬深300漲多少他就跌多少。
年內以來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先來看一下馮波的操作結果吧。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首先,所有中短期考察時間維度下,馮波的操作結果全線飄綠。
近兩年虧損幅度最大,目前在管的兩只產品虧損都超24%,遠遠跑輸近兩年滬深300累計11.31%的收益率,近三個月也全部虧損超10%,遠低于同期滬深300不到1%的跌幅。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年內以來馮波管理的產品收益率與滬深300指數又是基本相當的。
但是,這一點上馮波的表現就不如張坤了。
年內以來,張坤管理的4只產品有兩只收益率是飄紅的,另外兩只飄綠的虧損幅度也不到1%,其中他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年內收益率達12.7%。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看起來,張坤似乎已經在逐步調整策略努力降低管理產品的虧損,但馮波依然還在一如既往的虧,近兩年張坤才虧15%左右,馮波卻虧了超24%。
張坤、馮波這倆“臥龍鳳雛”也真是給易方達“爭光”。
成名作連虧4年后,果斷卸任
大家應該發現了,馮波目前管理的產品數量較2024年少了1只。
這是因為馮波年內以來頻繁卸任的原因。
今年以來,馮波總共卸任的產品已經有3只,2月14日他卸任了接手僅僅77天的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基金,好在雖然管理時間短暫但期間醫療行業整體行情比較好,任期實現了11.06%的回報率,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接著,兩個月后,4月12日馮波一下卸任易方達中盤成長混合、易方達行業領先混合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職位,就最終結果而言,馮波在這兩只產品上也算得上是“功成身退”,畢竟任期均實現了正收益,特別是易方達行業領先混合基金任期回報高達151.77%。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不過,雖然從接手到卸任馮波對每只管理過的產品都保留了“功成身退”的形象,但是,由于自2020年以來產品凈值的劇烈波動,也讓馮波的口碑飽受詬病。
馮波自2010年起就開始擔任易方達的基金經理,但真正算得上他成名作的還是易方達中盤成長混合這只基金,2018年7月4日管理這只在新基金,始終堅持重倉貴州茅臺、隆基綠能、立訊精密、恒瑞醫藥、格力電器等績優核心資產,到2021年初凈值最高已經達到3.3049,凈值大漲超230%。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股市的劇烈波動決定了,堅守一種策略風格,始終無法長保。
凈值的大漲也讓馮波名聲大噪,什么金牛獎各種獎拿到手軟,基民對他再創輝煌的希望和信任也達到頂點,他的成名作易方達中盤成長混合基金規模,一下就從2020年6月的僅6.18億飆到2021年6月的149.68億。
這顯然還遠遠不夠,于是就有了那個讓馮波成為“千億頂流”的故事,2021年初發行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開募僅一天認購額就達到了1500億,公司不得不提前結束募集期,2021年1月20日正式公開運作。
結果,這只讓馮波成為“千億頂流”的爆款基金,也成了基金經理馮波的“恥辱柱”,管理了4年半仍虧損超54.07%,做到了真正的“開局即巔峰”,單只基金累計已經虧損超90億。
(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凈值走勢截圖)
當然,馮波的成名作易方達中盤成長混合基金也好不到哪去,自2021年初至今連跌4年多,凈值從最高3.3701跌至如今的1.3584,暴跌近60%,4年巨虧超64億。
(易方達中盤成長混合基金凈值走勢截圖)
然后,今年2月14日馮波就果斷卸任了這只連虧4年、掌管近7年的產品,這算不算是馮波的一種“明哲保身”之舉?
抱著白酒光伏不放,追高新經濟
顯然,對所謂“核心資產”的抱殘守缺是馮波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
用后視鏡的眼光來看,2021年1月是白酒、家電等大盤、績優大白馬股的高點,2021年7月是光伏、鋰電、風電等新能源股的高點,自此以后股市就進入了一種無核心大主線的狀態,乘勢而起的是張坤、馮波等明星基金經理們不曾關注的銀行等高股息紅利股,至今銀行股仍舊強勢。
馮波在這樣的市場風格輪動周期中是怎樣操作的呢?
2021年初核心資產股價高位的時候,基金經理馮波手上不缺錢,這是一定的,新基金發行、成名作規模大漲之后,馮波直接拿著巨額資金繼續殺入了白酒、家電、光伏、消費電子等所謂核心資產,重倉美的、騰訊、隆基、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等當時的高位熱門股。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到2021年3季度,光伏巨頭隆基綠能股價漲到歷史高位時,馮波也正好已經將隆基綠能加倉到2335.76萬股,單只基金單只股票的持倉市值達超過19億,接近當時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資產總額的10%,同時持股市值超10億的還有美的集團、香港交易所、五糧液。
三年后,2024年3季度,隆基綠能的股價已經自高位暴跌超80%,五糧液也同樣已經暴跌超60%,馮波雖然已經將隆基綠能踢出十大重倉,但仍持有6.92億市值的五糧液,此時其對五糧液的持股數量已經增加到了426.11萬股,較2021年初持股數量已經翻倍,但持倉市值卻沒有增加多少。
踢掉隆基綠能后,馮波似乎又把目光轉向了比亞迪、寧德時代以及港股的騰訊、阿里、吉利汽車等,這些公司與馮波之前堅守的家電、白酒不同之處在于,它們更多的代表一種新經濟模式。
但問題是,當馮波將目光轉向新經濟的時候,新經濟股價似乎已經處于高位。
2022年2季度,馮波開始大舉買入李寧,結果買在了近3年的最高點,暴跌超80%。
2023年2季度開始買騰訊、比亞迪,買入后騰訊一度回撤超30%,比亞迪一度回撤超40%,好在后面這兩家公司股價都漲回來了。
2024年4季度又買阿里巴巴,結果又是先回撤超35%,然后才大幅上漲。
到今年一季度,馮波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基金,持有騰訊、阿里、茅臺、比亞迪這4只股票的倉位就超過基金資產的31%。
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吧中已經看不到對馮波報希望的基民了。
這就是易方達基金經理馮波的操作手法,永遠關注那幾個濃眉大眼的消費或科技股,看不到對其他領域、風格的關注,哪怕在這些濃眉大眼的熱門公司中,他的輪動方法也是漲啥買啥、跌啥賣啥。
持有馮波管理的產品的基民就像被毒蛇咬住了腳一樣,把基民套得死死的。
益趣東方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喊口號,是益禾堂認認真真一步一步在踐行的目標。未來,期待益禾堂能夠繼續書...
據燈塔專業版,截至2月5日13時29分,2025年春節檔上映新片總票房(含點映及預售)突破100億。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