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液腫瘤的治療,需要更多突破。
血液腫瘤的治療,需要更多突破。
亞型眾多、創新療法不夠、耐藥問題需要解決、創新療法的可及性需要進一步提升…….一系列因素都導致了血液腫瘤的治療需求遠未被滿足。
中國更是如此。如下圖所示,我國血液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相較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而言,仍有較大差距[1]。
圖片來源:開源證券研究報告《血液腫瘤創新技術層出,各亞型均有孵化“重磅炸彈”藥物潛力》
患者的需求,自然是藥企攻堅的方向。
國內方面,包括百濟神州等實力選手,均瞄準血液腫瘤領域做了精準布局。MNC中,羅氏、強生等巨頭在血液腫瘤底蘊深厚,在繼續跑馬圈地。
阿斯利康也是其中之一。其在血液腫瘤領域早有布局,旗下阿可替尼作為全球首款第二代BTK抑制劑,在2017年便獲FDA批準上市。在中國,目前阿可替尼已獲批3個適應癥,其中今年獲批的阿可替尼治療一線CLL適應癥所基于的嫦娥(ChangE)研究,是一項由中國牽頭的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簽的 III 期臨床試驗,其中約2/3患者來自中國。
阿可替尼的表現也極其出色。2024年,阿可替尼全球銷售額超30億美元,惠及超過8萬名患者。但阿斯利康的血液腫瘤布局,遠不局限于此。
在2024年EHA年會和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阿斯利康公布了諸多血液腫瘤管線的亮眼數據,引發市場關注。其亮眼表現延續至今,阿斯利康在近期的2025年EHA年會上再次展示了多個摘要,多個已獲批和正在研究的分子亮相,涵蓋了血液腫瘤的多個核心亞型。
戰線的持續推進,彰顯了阿斯利康深耕血液腫瘤領域的承諾。對于市場而言,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同時,也極具啟示意義。
/ 01 /版圖全面鋪開:技術布局全面且前瞻、適應癥覆蓋既“廣”又“專”
阿斯利康龐大的血液腫瘤版圖,已經在包含中國在內的全球全面鋪開。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其血液腫瘤版圖中,除了已獲批的BTK抑制劑,還包括CD19/CD3雙抗、BCMA/CD19 CAR-T、GPRC5D ADC、CD20×TCR×CD8三抗等,全面覆蓋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三大血液腫瘤主流領域。
上述分子均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其中,CD19/CD3雙抗在一線濾泡淋巴瘤的應用在中國已經開啟三期臨床試驗, BCMA/CD19雙靶點CAR-T、GPRC5D ADC均正在中國開展一/二期試驗、CD20×TCR×CD8三抗于2024年10月在中國獲批臨床。
進一步剖析不難發現,阿斯利康血液腫瘤布局具有兩大特點:
第一,技術布局全面且前瞻。
“全面”,體現在從靶向療法,到T細胞銜接器(TCE)、ADC,再到CAR-T,阿斯利康在當前血液腫瘤治療技術的核心領域均有布局;而“前瞻性”,則是體現在上述技術布局契合了血液腫瘤藥物的迭代趨勢。
相較于治療血液腫瘤的傳統化療手段,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技術療效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在部分血液腫瘤亞型中已逐步取代化療及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成為治療的金標準[2]。并且,來自新技術的顛覆還在繼續,部分血液腫瘤的新變局由TCE、ADC、CAR-T等技術書寫。典型如多發性骨髓瘤領域,CD38單抗率先改寫了治療格局,BCMA CAR-T、CD3/BCMA 雙抗、CD3/GPRC5D 雙抗則不斷進擊,不僅在后線治療中表現突出,且有繼續沖擊一線治療的趨勢。
從這一點來看,技術布局全面且前瞻的阿斯利康,在血液腫瘤的表現顯然是值得期待的。
第二,適應癥覆蓋既“廣”又“專”。
“廣”的層面,上文已經提及,阿斯利康眼下的布局已經覆蓋了血液腫瘤主流亞型,這顯得難能可貴。血液腫瘤亞型眾多,存在巨大且差異顯著的臨床未滿足需求,這對于藥企臨床研發等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球大部分藥企,受限于資源和能力,暫時只能聚焦在淋巴瘤、白血病,或骨髓瘤中的一個領域進行深耕。
“專”則指的是,阿斯利康在部分領域形成多個技術路線同時落子的局面。例如,在多發性骨髓瘤領域,阿斯利康同時布局了ADC、CAR-T,并在相應領域持續精進。
典型在細胞療法領域,無論是布局自體CAR-T或體內CAR-T,阿斯利康均是瞄準細胞療法可及性、可負擔性不夠的痛點出發。例如:其全資并購的亙喜旗下的FasTCAR技術平臺能將生產時間大幅縮短至次日完成,顯著縮短患者等待期,降低疾病進展惡化風險。
綜上來看,全面鋪開的版圖所建立的綜合優勢,使得阿斯利康自身在血液腫瘤領域的競爭力再度提升。其在該領域的快速發展,超出市場預期。
/ 02 /阿斯利康的底氣:穩固的基石+創新的橋梁
在血液腫瘤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阿斯利康如何脫穎而出?又能為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仔細研究后發現,阿斯利康在血液腫瘤領域的超預期表現,由兩大核心支撐:
第一,深厚的底蘊。其BTK抑制劑作為血液腫瘤治療基石藥物,具有不斷聯合拓寬的可能性。這為其轉型提供了底層邏輯支撐。目前,BTK抑制劑在B細胞腫瘤中已經開展了廣泛探索,且具備看點。
BTK抑制劑與不同Bcl-2抑制劑的聯合,有望為CLL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例如,據去年的ASH、2025年EHA年會持續更新的AMPLIFY研究數據,阿可替尼+Bcl-2抑制劑聯合或不聯合奧妥珠單抗(AV、AVO)有望重塑初治CLL患者的治療格局。
在MCL領域,阿斯利康同樣在不懈探索。在2025年EHA年會上公布的ECHO研究高危亞組分析數據更新,展示了阿可替尼聯合苯達莫司汀+利妥昔單抗(BR)在初治MCL中的應用潛力,有望為更多高危疾病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未來,在阿斯利康的血液腫瘤領域的布局中,期待有更多具有競爭力的BTK聯合療法落地。
第二,MNC特有的“創新橋梁”屬性。近年來,可以看到阿斯利康不斷邁出實質性步伐,發揮自身國際橋梁作用,利用自身的國際臨床開發實力、制造能力和商業影響力,牽手中國合作伙伴,負責加速價值落地,助力推動中國創新造福全球患者,以期實現“in China for Global”(在中國,為全球)的目標。
2023年以來,阿斯利康已與14家中國創新藥企達成授權合作,投入超230億美元,將中國創新帶給全球患者,其中自然也包括血液腫瘤領域。通過引進、并購的方式,阿斯利康分別與禮新醫藥、亙喜生物牽手,增強了血液腫瘤管線的儲備。而未來不局限于此,阿斯利康曾提到,將以中國作為細胞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發基地,相信中國創新力量將為其在全球血液腫瘤領域的持續布局提供有力支持。
當然,阿斯利康作為國際創新橋梁,不只是“in China for Global”,“全球新”同樣會加速落地中國。例如,阿斯利康在今年以最高10億美元的總價收購EsoBiotec獲得了體內CAR-T,根據公開信息,該療法的IIT臨床試驗已于中國開展。
用國際經驗賦能本土創新,鏈接全球、協同發展,這也正是阿斯利康血液腫瘤版圖的不斷擴大的秘籍之一。
/ 03 /厚積薄發在即,讓“可治愈”不再遙遠
雖然在風險較高的創新藥領域,研發可能存在變數,但這些管線布局仍向外界傳遞著,阿斯利康在血液腫瘤領域將具備更多可能,也意味著中國乃至全球的血液腫瘤患者都將有可能迎來更多元、更創新的治療選擇。
著力于滿足患者未競之需,阿斯利康希望為那些傳統標準治療方案效果有限或不耐受的患者群體帶來更多新的治療選擇,更進一步地,幫助全球更多血液腫瘤患者走向“慢病管理”,希望有朝一日實現臨床“治愈”。
不難看出,阿斯利康將有望全方位加速中國乃至全球血液腫瘤領域治療模式的更迭,也將隨著全球血液腫瘤領域的發展繼續一往無前——這正是其堅持以科學與創新之力,攻克癌癥,變革診療,讓癌癥不再成為致死主因這一愿景的生動詮釋。
大象起舞,持續刷新市場對于大藥企成長性的認知,也將為更多患者的生命軌跡帶去希望的曙光。
2025年6月21日,“學習強國”線下學習空間——北京國貿金地中心站啟動儀式暨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研討會...
華鳳炎老人是華氏中醫第八代傳人,他傳承了華氏擅長中醫內科對各類時病、肝膽脾胃、心血管疾病、婦科雜病等...
2023年12月,浙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在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的指導支持下,發...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