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都是我的標簽,也都是我的不同側面,紛繁但不凌亂。
作者:Jennifer Zhang,impact.com大中華區(qū)總裁
非著名民間舞蹈達人、反“雞娃”主義實踐愛好者、工作狀態(tài)鉆石級切換大師、impact.com大中華區(qū)創(chuàng)始人&總裁……
這些都是我的標簽,也都是我的不同側面,紛繁但不凌亂。
人生沒有定義,時光任憑雕琢。我是JZ,大家也可以叫我“創(chuàng)總”——我最新的ID。
在impact.com的6年,不長不短。它從一個“試試看”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逐漸變成了我的“第二個孩子”,從蹣跚學步,到高歌猛進,出乎預料。
回看和impact.com共同生長的這一路,既有泥濘和挑戰(zhàn),也有光芒和精彩,有過心潮澎湃的一往無前,也經歷過披荊斬棘的無所畏懼。
坦白來講,如果說沒有遺憾,那也是騙人的。不過,人生就像一盤棋,落子無悔,過去的每一步都是序章。
在impact.com六周年這個特別的日子里,需要回答,過去六年,我們到底收獲了什么?
? 是6年前的“夠膽”和情懷,點燃了這個故事的開端?
? 是那些一路陪伴我們的老朋友、新伙伴,成就了彼此?
? 是我們才華橫溢又可愛團結的impact.com大中華區(qū)團隊,一次次突破邊界,勇往直前?
? 還是合作伙伴營銷的戰(zhàn)略賽道,趕上了出海技術升級的時代潮流?
無論哪一個,都值得慶祝,也值得回味。
但為了下一個6年或是更遠,我們還需要一些更清晰的答案。
對于impact.com,能夠回答這些本質的問題,才是一個企業(yè)從初創(chuàng)到成熟的關鍵:
? 成為怎樣的企業(yè)?
? 踐行怎樣的理念?
? 堅持怎樣的“自我”?
幸運的是,用6年的時間,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
對于我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起心動念,為什么是impact.com和中國?
雖然是一名美籍華人,但我并不遵循傳統ABC的價值習慣。早年間的從業(yè)經歷加深了我對中國理解,而獨特的家庭背景也進一步影響了我對“歸屬感”的向往。相對于“世界公民”,我更羨慕“有故鄉(xiāng)的人”。
我還相信機緣。
我的理解是,機緣就是當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在為你“讓路”;機緣就是當你本已經打算躺平,但世界卻非讓站起來嗨。
于是當6年前了解到impact.com拓展大中華區(qū)的計劃,雙方一拍即合。這里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天選之子”式的爽文劇本,在相互觀察了半年后,才正式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途。
現在回頭看,也許當年的決定既是難得的幸運,也確實有一定的遠見:
? 傳統廣告的時代在退場,而合作型營銷日漸興旺,impact.com的業(yè)務邏輯無疑更加順應消費習慣的演進規(guī)律;
? impact.com所倡導的“長期主義+技術驅動+合作共贏”,完美契合了我對出海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全部想象;
? impact.com技術團隊所展現的行業(yè)領先的產品能力,足以成為打開中國市場的硬性基礎;
? 最關鍵還有impact.com的企業(yè)文化——既務實,又浪漫,還可以做自己,最適合我這個“夢想主義者”。畢竟能認同,才能一起走下去。
當然更重要的始終是對于中國市場的預期——雖然外部環(huán)境更趨復雜嚴峻,甚至“風高浪急”,但中國的出海經濟基礎穩(wěn)、優(yōu)勢多、韌性強、潛能大,有條件戰(zhàn)勝各種風險挑戰(zhàn),有能力繼續(xù)向上而行,“出海”大潮勢不可擋。
于是6年前,沒有瞻前顧后,也沒有backup plan,只有一往無前,遠渡重洋,有些興奮,毫不恐慌。我明白前方一定是困難重重,所以腳下要穩(wěn)扎穩(wěn)打,一步一個腳印,做足跑馬拉松的準備,以堅韌與耐力迎接每一次挑戰(zhàn)。
一切都不會有想象的那樣簡單,但也絕沒有想象的那樣可怕。從小愛冒險,天生有膽量,眼中有星辰,腳下無牽絆。
這不是“贏學”,而是我始終堅信的人生哲學。
用Compound Interest,涵養(yǎng)工作與生活
雖然在impact.com的6年并沒有想證明什么,也不需要證明給誰看,但“我就是我”并不代表“我還是我”。
有人說是6年的CEO生涯讓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更認為是“母親”的角色讓我重塑的更加徹底。
坦率地講,如果我不是一名母親,可能并不會像現在這樣勝任這個職位,也很難將impact.com帶到現在這個局面,甚至形成如今的企業(yè)文化。
如果說以前的我是那種不服輸、不示弱、一定要贏的“戰(zhàn)斗型選手”,那現在則更像是“引路人+大家長”的復合體。
現在的我更能夠理解什么是“自我”、“利他”和“長期主義”,這都得益于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再次成長的過程——對世界更加包容,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更加理性,對人性的感悟也更加完整。
而這些都會對在impact.com的管理工作有所幫助、有所影響: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納每一個不完美但努力的小伙伴;
? 用感恩和慈悲去帶團隊,而不只是盯著OKR、 KPI和PPT;
? 懂得leadership不是發(fā)號施令,而是帶領大家一起成長,一起have a good time。
這也引申到另一個話題:雖然在事的方面我們會將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但站在人本的角度,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個人的習慣、思維方式、格局和能量,這些主觀因素會持續(xù)積累,并自然滲透到處理每一件事的方式中。而只有敢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并持續(xù)復盤總結,才能讓過去的經驗發(fā)揮出更大的價值。
這就是我所說的Compound Interest(復利效應)。在我的理解中,這不僅僅是經濟學中的“收益遞增”,更指一種可以受用終生的厚積薄發(fā)的生活哲學。
我是這個理念的踐行者:掌握的舞種越多,學習新舞蹈的速度就越快,而一切都源于過去二十多年不斷地練習。
跳舞的目的并非為了登上選秀節(jié)目,而是讓日常中的重重壓力,在舞步中化作情緒的釋放與自我的表達。同樣,impact.com的目標也不是追求一夜成名,而是通過時間和行動,逐步打造一個扎實、有趣、有意義的企業(yè)與團隊。
這正是長期主義的魅力所在,用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沉淀和閱歷,涵養(yǎng)更寬廣的未來。impact.com的成長也是如此,循序漸進,步步為營,追求Compound Interest。
行業(yè)都在“快”,但我始終相信,只有張弛有度、快慢相合,才能“走得更遠”。
感恩,慈悲,然后have a good time
這6年,我漸漸開始找到自己的領導哲學。
什么是領導,什么是管理,這些問題我經常和合作伙伴們閑聊。我的答案是:每個領導者和每家企業(yè)都無需活在對比中,個體因獨特而存在,世界因多樣而共生。簡單的模仿永遠無法帶來真正的創(chuàng)新。
我的哲學核心可以歸結為八個字:知遇懷恩,明智慈心。
首先是對自己。領導力的起點是接納自己,而不是被“領導者應該怎樣”的條條框框束縛。CEO并不需要裝模作樣,很多事情順其自然反而更好。做那些你覺得對的事,遇到不懂的就學習,隨著認知的提升和經驗的累積,適合企業(yè)發(fā)展的方法自會浮現。不需要刻意,也無需急于求成,重要的是擁有一顆篤定且開放的心,輕松地走在正確的路上。
所謂道路,從來不是預設好的路線圖,而是用腳一步步彈奏出的進行曲。即便前路風云莫測,但只要邁出第一步,方向自然會逐漸清晰;堅持走下去,通途便會顯現。機遇不會理睬”空想者”,它只會擁抱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的”實干家”。
管理團隊也是一樣的,不能流于表面,秘訣在于“以善為本”。
團隊是企業(yè)最寶貴的資產,每個人的付出都值得被感激與回饋。對如今的90后、00后來說,領導更像是戰(zhàn)友而非上司。威壓早已失效,認可和成就感才是真正的激勵。
另外,一個輕松的工作氛圍、一個舒適、敞亮、友好的辦公環(huán)境,讓員工們吃好喝好,也該是一間現代企業(yè)的必備項。
我始終認為,Don’t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在工作與生活中發(fā)現幽默與樂趣,不僅是我的帶隊心法,更是壓力下的最佳解藥。
公司的發(fā)展是動態(tài)的,同樣員工的成長也是動態(tài)的,沒有十全十美的員工,但可以有蒸蒸日上的團隊。我始終相信,只要團隊成員保持良善,專注當下,持續(xù)學習和進化,就一定能夠實現個人與企業(yè)的共同成長。而impact.com,也會因這樣的團隊,繼續(xù)在行業(yè)中穩(wěn)步前行。
Perform.And have a good time! 這就是我的核心理念:既要追求卓越,也要享受過程。
人不是機器,團隊心情越好,工作效率自然更高。少點苛求,多點人情,才是一個企業(yè)走得長遠的秘訣。
沉默,是為了更明晰
最后聊聊生意。最近大半年很少拋頭露面,這倒不是在刻意避諱什么,更不是在躺平,而是做了很多思考:關于impact.com的未來,關于合作伙伴的需要,關于我們想傳遞的價值。
拒絕copy,引領創(chuàng)新,以我為主,穩(wěn)健生長,這是impact.com的既定戰(zhàn)略。
我們自然希望和所有行業(yè)伙伴一同建立更加友善繁榮的出海服務生態(tài),但我們并不贊同邯鄲學步、零和內卷的無效博弈。說句略顯直白的話:我們確實在“一個人的賽道上奔跑”——當這個行業(yè)大多數公司還在討論“聯盟營銷”時,我們已經在合作伙伴生態(tài)領域深耕了數年,甚至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先行者的寂寥”。
我們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從容,不追熱點、不搞價格戰(zhàn)、不搞“零和”的對比游戲。
這給了我們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去構建我們期望的合作生態(tài)——互利共贏,價值共鳴,勾勒自己的框架,找到自己的意義。
? 所以要挑——挑選客戶,不盲目迎合,散去來自客戶的壓力和捧殺;不卑不亢,理性尋找雙方的契合之處。
? 還要靜——剝離市面上的聒噪和忽悠,少去應付式交流,不去恐慌式抄襲,不懼對比。
? 為了合作更深——impact.com能提供不只是價格、產品、技術,還有信心、信任和理解,更有堅持marathon般長跑的韌性和初心。
這份從容和底氣,正是impact.com能夠持續(xù)領跑的核心優(yōu)勢,也是未來要堅持的改變方向。
寫在最后——寫給過去,也寫給未來的我
六年的impact.com旅程讓我懂得:
? 世界不需要又一個"完美CEO",而要真實、鮮活、有洞見的領導者;
? 人生不必步步皆贏,但求每個階段都要找到成長的意義;
? 企業(yè)不僅是商業(yè)機器,更是承載價值觀與理想的方舟。
我常對團隊說:商場并不是戰(zhàn)場,而是為了共創(chuàng)商業(yè)文明——要少些乖戾,多些幽默,少去焦慮,多求共生。
最重要的是,要先成全自己,才能有余力去成全世界和他人。
impact.com GC是我一手帶大的"孩子"。她茁壯成長、青春洋溢、個性鮮明,而我將繼續(xù)以創(chuàng)始者的耐心陪她繼續(xù)遠征,與中國品牌共同探索出海的星辰大海。
前路漫漫,但我心懷篤定——歲月如旅,且歌且行。
還有幾句話,想講給所有關注我個人和impact.com的合作伙伴:
回望這6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人也好,企業(yè)也好,皆有因果。
與其說我們正跑在競速的賽道,不如說我們在重新定義行業(yè)的規(guī)則:堅持正確的合作理念,追求長期的良性合作,公正,共贏。這也是impact.com與大家攜手前行的信念所在。
我不贊同個體犧牲,也不信奉孤膽英雄。我始終相信,利己方能利他,自渡而后渡人。
6年的風雨兼程,impact.com于我早已超越事業(yè)范疇,我更期待與大家繼續(xù)攜手,去創(chuàng)造和見證屬于中國品牌出海的下一個黃金時代。
2025年6月30日,DJI 大疆正式發(fā)布全新旗艦級民用運載無人機DJI FlyCart 100(以...
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重構商業(yè)生態(tài)的今天,新國都集團發(fā)布全員信,熱切鼓勵員工積極嘗試使用AI大模型
4 月 17 日,為積極響應國家發(fā)展低空經濟的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布局,中國銀行旗下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簡...
2025 年 4 月 16 日,“數字中國企業(yè)家俱樂部”高爾夫邀請賽2025啟幕在北京雁棲湖高爾夫球...
在前沿科技蓬勃發(fā)展的當下,人工智能(AI)已然成為驅動各行業(yè)顛覆性變革的核心力量,智能護理領域也隨之...
4月16日,昆山-京東全面合作暨京東工業(yè)鏈動眾城、萬億降本及出口轉內銷計劃江蘇首站正式啟動。
上周末,美國宣布調整關稅政策,將消費電子關鍵產業(yè)鏈納入豁免范圍,根據美方名單,豁免品類涵蓋了芯片、智...
?獲批后,凱德商業(yè)C-REIT有望成為中國首單外資消費類公募REIT
2025年4月16日,上海——全球領先的支付服務與金融基礎設施提供商Stripe今日宣布,與騰訊進一...
近日,在DeepSeek、文心一言、騰訊元寶、Kimi、抖音豆包、納米等主流AI平臺提問“全球最高標...
從 ChatGPT到DeepSeek,大模型的崛起標志著 AI 從通用智能邁向行業(yè)深耕的分水嶺。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yè)創(chuàng)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yè)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yè)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tài)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