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博士為美國時代創投(TIV)合伙人。馬博士在北美有著20多年的研發管理經歷,曾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醫學院及香港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擁有7項專利并發表了160多篇論文。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青年教授獎,國際未來電子學會 — 超導電器最佳論文獎等。從事領域包括微電子器件、超導技術、通訊射頻電路,生物醫學電子,醫學成像、科技轉化、高科技孵化等。馬博士曾組建與管理過加拿大卑斯大學超導薄膜實驗室、哥倫比亞大學超導電子實驗室、香港大學賽馬會核磁共振工程中心。在美國、加拿大和香港共獲政府科研經費6項,三百多萬美元,培養出20位博士后、博士與碩士。曾為美國IBM,GE,TRW,Du Pont等公司的顧問。
馬博士為中芯國際(中國第一家從事半導體大型代工企業,總投資50億美元,紐約與香港上市公司NYSE: SMI; HKSE: 981)的共同發起人和顧問。馬博士參與投資與組建立8家科技企業,包括鼎芯半導體、芯華微電子、美迪爾多媒體、俠客行、華元半導體、華之芯半導體、C&P公司及美時醫療,并擔任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通公司(NASDAQ:COGO) 奔達藥業 (BPMA)的董事,以及華之芯半導體董事長和美時醫療總裁。馬博士發起建立了“海外科技創新園”,開創了風險投資與初創期科技企業孵化器相結合的、自主創新式的“張江模式”。馬博士被中國投資雜志評為“2002年度中華海外留學生歸國人員十大創業人物”。
自 1998 年以來, 馬教授在促進中國電子產業發展上做了大量工作。馬教授幫助促使政府推出微電子產業的扶持政策,并推動組建北京的北方微電子基地、上海的張江微電子園區、天津濱海和海南三亞微電子工業園等。馬教授為信息產業部、微電子海外專家、北京市和多個省市及科技園區的顧問。馬教授曾在 2001 年受邀參加世界經濟峰會,并就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做過主題發言,并獲得 2001 年度上海浦東新區招商引資杰出貢獻獎。馬教授目前還擔任國家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理事、中科院微電子所國家納米器件實驗中心顧問教授、上海市政協港澳臺僑委員。馬教授是美中創新促進會的會長,曾任旅美科技協會會長。
馬博士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微電子專業博士,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高級經理項目(SEP)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