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過頭來再看,造車越來越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卷”得想出來!
如果早知道造車這場游戲如此難玩,不知當初躊躇滿志的地產巨頭們,還會不會急于入局?
有這么一家造車新勢力,背靠國企大廠,賣的也不是什么高端貨,月銷量卻剛破1000臺,實在讓人費解,那便是——合創汽車!
合創汽車,前身是合資企業廣汽蔚來,本是傳統汽車大廠與造車新勢力聯合造車的一次探索,結果蔚來“放手”了,廣汽有了埃安,500億的朱孟依家族接盤改名造車,公司歸入合生系。
5年過去,不管是廣汽蔚來還是合創汽車,都是造車新勢力中的“透明角色”。
如今,蔚來牽手了一位新合作伙伴——長安汽車,合創汽車,卻在被蔚來“拋棄”后,銷量跌入谷底,7月1647輛,8月1011輛,9、10月干脆不公布銷量了!
新能源汽車競爭如此激烈的現在,被蔚來拋棄的合創汽車,難道也在被市場所拋棄?
01
地產巨頭造車,卻接連翻車,合創汽車仿佛成了“全村的希望”!
地產造車有“六杰”:恒大許家印、寶能姚振華、合生朱一航、雅居樂陳卓林、華夏幸福王文學、富力李思廉。前三者是親自下場造車,后三者則是投資人的角色。
從地產跨界造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當初的宏圖大志和一系列買買買的行為,都更多是為了圈地或者其他商業性行為。
隨著許老板造車的暴雷,親自下場造車且目前依然活躍在市場中的,就只有合創汽車了!
近日,合創旗下全新MPV車型亮相廣州車展引起人們的關注。
合創V09身上的擔子不輕,能否成功提升品牌力,扭轉地位尷尬局面就看這一搏了。
在最新一期的造車新勢力10月成績單中,合創汽車再次缺席了,它已經連續兩個月未公布交付量數據。
或者說,合創汽車不敢公布數據,有預測稱,它在今年9月和10月的銷量,恐怕已經跌至千輛以下。
對于已經是“紅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細分領域的MPV市場還算有機遇,但挑戰性也不可忽視。
多家造車新勢力品牌的到來,讓原本小眾的MPV市場熱鬧了起來,自主品牌不斷落子,理想和小鵬不約而同地選擇純電路線MPV,極氪009、紅旗HQ9、嵐圖夢想家、騰勢D9、理想MEGA、魏牌高山DHT-PHEV、小鵬X9、上汽大通大家MIFA7等新能源高端MPV如雨后春筍般問世,合創汽車意圖在相對體量較小的MPV市場中闖出新能源時代新藍海,又能有幾分勝算呢?
02
新能源汽車戰場,有錢不一定能贏,沒技術一定會輸!
合創汽車,聽名字是不是有幾分陌生?但是,這家造車新勢力的來頭不小,它的前身是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合資的一家車企,成立于2018年,當時的名字叫廣汽蔚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邊是傳統車企巨頭,另一邊是頭部造車新勢力,背景實力不可謂不強大!
當時美好的暢想是這樣的,廣汽提供生產線,蔚來提供軟件層面的支撐,發揮各自的優勢。
但是隨著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蔚來汽車遭遇危機,差點就沒了。廣汽一看外人靠不住,還不如自己砸錢搞研發,后來就只專注廣汽埃安的運營。
蔚來和廣汽的合作并未如預期般取得成功,實在是令人惋惜,不過這也側面映證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有多么地激烈!
2021年珠江投管以19億元入股,一舉拿下67%股權,蔚來退出,公司歸入合生系,正式更名為——合創汽車。500億朱孟依家族,開始艱難造車!
對于蔚來而言,退出合創汽車或許是為了專注于自身品牌和業務的發展。然而,這也意味著蔚來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壓力和市場挑戰。
如今的蔚來汽車傳聞不斷,市場上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真的很難很難!
今年的新能源車市場卷得十分厲害,超高性價比之下,零跑汽車“以價換量”簡單粗暴,一路小跑大有超越“蔚小”之勢。
縱觀造車新勢力,拜騰沒了,威馬破產了,理想汽車的轉變很及時,零跑汽車找到了“銷量密碼”,蔚來月銷量一直未能突破2萬輛,小鵬汽車銷量跌了又跌,后兩者都在發愁如何度過這個“寒冬”。
2023年新能源車企“決賽”在即,不卷怕是難以突破!
身在將“卷”進行到底的大環境,對于合創等同一梯隊的新勢力來說,生存愈發成了一個要耗費心力的課題。
03
在合創汽車成立初期,公司推出了首款車型合創007,然而這款車型并未如預期般取得市場成功。
盡管公司通過一系列的營銷活動試圖提升品牌知名度,包括硬件利潤1%、比特幣買車、電池起火整車全賠等,但卻未能實現市場突破。
此時又是廣汽站了出來,把旗下暢銷車型埃安Y共享給合創汽車,改頭換面定名——合創Z03,終于銷量有了一些起色,但也僅有一點起色。
很現實的情況是,一直依托于廣汽的合創,要想徹底以新勢力的身份與對手競逐,聚焦某一領域的打法,其保鮮期太短。
隨后的2022年,合創汽車又相繼推出了轎跑車型A06,可惜A06的市場表現并不好,空間利用率糟糕,對比主流競品根本沒有什么優勢可言。
相關數據顯示,合創汽車2021年累計銷量2907臺,2022年全年累計銷量為18240輛。其中,有94%的銷量都來自合創Z03,剩下6%則是合創007和合創A06。
今年1月和2月,合創汽車并未公布相應的交付數據;截至8月,合創汽車已經連續四個月交付量環比下滑,銷量分別為3098輛、4193輛、3132輛、2675輛、1647輛和1011輛,這樣的表現很難與其他新勢力相抗衡。
(圖源:新浪科技)
合創汽車隨后并未公布9月和10月的交付量數據,恐怕已經跌至千輛以下。
背靠廣汽、珠江投管,月銷還不到1000輛,合創汽車難道要成為第二個“威馬汽車”嗎?
目前不會,以后很難說!
04
這幾年,新能源車市場風起云涌,大浪淘沙下不少車企沒能跟上新能源車的潮頭,留在了“紅海”沙灘之上,遺憾被淘汰出局!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88萬輛,是歐洲和美國電動車總銷量的兩倍多,占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額的一半還要多,已經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市場滲透率不斷創歷史新高,突破28%。
如今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逼近30%,行業高增長紅利結束,塵埃落定下殘酷的洗牌時刻加速到來。
甚至有人說,2023年將會迎來新能源車企的“決賽圈”!
將價格戰進行到底,不是卷死同行,便是被同行卷死。
對于新勢力來說,在這個紅海市場活下去,不僅是對股東最大的責任,更是對車主和潛在消費者最大的責任。
對于合創汽車而言,只要背后靠山沒放棄,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就還有機會,但是錢一定要花在對的地方!
首先是要明確新產品的定位,放棄難以走量的小眾車型;其次是重組供應鏈體系,降低生產成本,打造有性價比的產品,但這一步可能需要征得廣汽方面的許可;最后就是轉變營銷策略,別再往電競領域燒錢了,根本觸達不了自身品牌的潛在用戶。
照目前的市場走勢,明年的新能源車市不會變得很太平。
新勢力間,如果小米的加入再次挑起多方爭斗,對于所有尚未進入正軌的新能源車企,又將是一次沖擊。屆時,包括合創在內拿著股東方真金白銀“練號”的玩家,要是還未能建起自己的工事,信心挫敗事小,前景黯淡事大。
你覺得合創汽車能夠挺過難關嗎?
參考資料:
《誰還記得“合創”?》,汽車公社
《被蔚來拋棄的合創汽車,也在被市場拋棄?》,新浪科技
《背靠廣汽、珠江投管,月銷不到2000輛,合創汽車為何賣不動?》,電動公社
隨著AI Agent技術加速滲透千行百業,中關村科金自主研發的得助大模型平臺以"0代碼構建企業級AI...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