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以為只有像東鵬飲料那樣的才會“組團”減持,沒想到濃眉大眼的機械巨頭三一重工也來“組團”減持。
機械巨頭組團減持,股價重挫
近日,千億機械巨頭三一重工包括董事長在內的高管“組團”減持,引起市場熱議。
9月6日晚間,三一重工發布一份減持公告,股東向文波、周福貴、俞宏福、劉華、劉道君、孫新良、席卿因個人資金需求,擬在2024年10月9日-2025年1月8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500萬股、75.5萬股、90.8萬股、42.16萬股、19.86萬股、16.59萬股、10萬股,合計擬減持754.91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9%。
(三一重工公告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擬減持股東名單中,向文波為三一重工董事長、年薪97.55萬,俞宏福為副董事長兼總裁、年薪614.12萬,劉華為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年薪384.3萬,孫新良為副總裁、年薪443.35萬,劉道君為監事會主席、年薪230.69萬。
這份“組團”減持股東名單可謂陣容豪華,他們的減持意向也對三一重工二級市場股價造成了直接影響。
三一重工“組團”減持公告發布后,本周一,9月9日,三一重工股價開盤即低開近3%,然后閃崩式下跌,盤中一度跌近6%,當天收盤仍跌5.52%,創下近2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上一次三一重工股價單日跌超5%還是在2022年10月31日!
(三一重工9月9日分時走勢截圖)
9月9日當天收盤后,三一重工方面也回應表示:“……不過股價也與減持計劃有一定關系,上周五相關領導有減持計劃,市場認為是個大的利空,這塊會有影響”。
實際上,按上周五三一重工收盤價16.13元/股計算,此次包括董事長在內的多位高管“組團”減持可套現上億。
這不禁讓人想起,2021年初三一重工市值破4000億的時候,時任董事長梁穩根在當時集團表彰大會上的承諾,等到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達到1萬億時,再獎勵每位“金牌員工”500萬。
如今這句千金承諾言猶在耳,但事世早已變了。就三一重工市值而言,已經從當初的4066.41億跌至如今的1320.4億,距離萬億目標更遠了!
不僅如此,三一重工高管此次“組團”減持與同行徐工機械近期的巨額回購也形成鮮明對比。
今年4月30日,徐工機械發布回購計劃,擬以不超過8.5元/股的價格回購3億-6億資金公司股票,用于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到7月3日將回購價格上限調整為8.32元/股,到8月30日已累計回購4301.478萬股,耗資2.75億。
挖掘機銷售回暖,年內最大漲幅超40%
在高管“組團”減持的公告發布以及股價創近兩年最大單日跌幅之后,三一重工發布了公司近期銷售數據 。
9月10日,三一重工發布近期銷售情況,重申公司海外收入持續增長,上半年公司海外銷售收入235.42億、同比增長4.79%,海外收入占公司營收比重達62.23%。
(三一重工公告截圖)
三一重工表示,公司小挖產品今年已經連續6個月增長、且增速逐月加快,中大挖產品也已實現企穩回升。8月,小挖銷量增長51%、中挖增長44%、大挖持平;海外市場加速回暖,8月,海外小挖銷量增長16%、中挖增長32%、大挖增長63%。1-8月公司在非洲市場銷售同比上升超60%。
(三一重工公告截圖)
(三一重工公告截圖)
這份各項業務穩步增長的銷售數據明顯是一種利好信息,三一重工在股價大跌之后發布這樣的利好似乎想穩定股價!
實際上,三一重工在這份銷售數據中所說情況,可能早已反映在了二級市場股價中,今年以來三一重工股價較去年底一度漲超40%。
(三一重工股價走勢截圖)
8月30日,三一重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營收387.38億、同比下降1.95%,歸母凈利潤35.72億、同比增長4.8%,扣非凈利潤312.58億、同比下滑19.09%,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暴漲超22倍。
(三一重工半年報截圖)
這份半年報最大的亮點是,扭轉了三一重工過去連續兩年業績下滑的頹勢。
擴張放緩后,業績增速不如中聯、柳工
今年以來,三一重工的業績、股價雖有所改善,但表現均不如同行。
三一重工相較徐工、中聯重科、柳工等同行,最大優勢就是規模大。上半年,三一重工凈利潤35.73億、增速4.8%,徐工機械凈利潤37.06億、增速3.24%,中聯重科凈利潤22.88億、增長12.15%,柳工凈利潤9.84億、增速60.2%。
可以看到,這幾家工程機械公司中三一、徐工屬于一個級別的,規模差不多,都比較大,所以增速都較小,中聯重科規模次之但增速較快,規模最小的柳工增速最快。
實際上,雖然三一重工的凈利潤及增速與徐工機械差距不大,但是在營收方面卻相差超百億,上半年三一重工營收387.38億、徐工機械營收496.32億!
業績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股價表現。年內以來,三一重工股價最大漲幅40.15%,徐工機械最大漲幅68.29%,中聯重科最大漲幅59.34%,柳工最大漲幅97.65%。
(柳工股價走勢截圖)
這種種差別的背后,或許與業務的擴張與收縮有關。
三一、徐工這兩家,過去幾年都表現出一定的業務擴張放緩的跡象。三一重工的應付賬款從2020年的322.07億降至2023年的226.93億,徐工機械的應付賬款從2021年的568.76億降至2023年的418.44億。
與三一、徐工相反,中聯重科、柳工兩家則表現出一定的擴張跡象。中聯重科整體雖然與三一、徐工類似,應付賬款從2020年的325.84億降至2023年的230.5億,但是2023年出現了明顯的增長;柳工的應付賬款則從2020年的90.41億增長至2023年的113.69億,特別是2023年增速達到15.81%。
三一、徐工兩家巨頭在行業下行周期順勢收縮,而中聯重科卻提前擴張、柳工更是持續逆勢擴張,中聯和柳工有可能是在搶占新一輪周期的先機!
隨著AI Agent技術加速滲透千行百業,中關村科金自主研發的得助大模型平臺以"0代碼構建企業級AI...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